浓郁学术氛围,促进师生交流
——管理论坛活动总结
经济管理学院学工组 邓云涛
今年是我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工程”年。为加强学院学风建设,浓郁学术氛围,促进师生交流,年初,在经济管理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下,在院学工组的大力推动下,由经济管理学院主办、学工组承办的“管理论坛”系列活动,从3月8日至6月21日,已经成功举办了18期。该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学风建设,开阔了同学们的学习视野,搭建了师生学术交流的平台,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现就管理论坛活动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
学校、学院领导对举办管理论坛活动高度重视,不仅积极给予政策方面的支持,而且带头主讲,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分管我院工作的副校长王焰新教授欣然应邀,百忙之中专程而来,主讲了第10期管理论坛;院党委书记向东老师不仅在院党政联席会上多次强调管理论坛活动的重要性,还在全院教师大会上就活动的目的、意义、安排作了深入的动员;院长严良教授不仅以身作则地主讲了第三期管理论坛,而且多次来到活动现场,对活动进行总结探讨,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副院长诸克军教授主讲了首期管理论坛,还邀请到中科院杨晓光研究员前来授课;另外,学院5位承担教学任务的院领导全部主讲了一次管理论坛。
管理论坛在组织上规范有序,有条不紊。年初,由院长签发邀请函送至各位主讲老师,保证活动的规范性;论坛有详细的日程表,固定于每周四下午4时,在MBA实验室举行,保证活动的稳定性;每次论坛开讲之前,学工组将论坛主题提前在校园网公布,并以海报在全校发布,保证活动知晓面的广泛性;学工组还安排专人负责活动相关事宜,如:联系老师、动员学生、布置会场、讲座记录、宣传报道、活动总结等,保证活动每个环节的有机衔接。
二、师资强大,内容精彩
一批治学严谨、学识深厚的师资队伍,是保证管理论坛活动质量的关键。为此,经济管理学院坚持精中选精、优中选优的原则,选取了一批最优秀、最适合的教师前来授课。师资来源立足本校,同时积极引进外校优秀专家学者。正如院长严良教授在一次活动总结中所说的那样:“参加管理论坛的师资来源广泛,既有我校的优秀教师,也有校外的专家学者;既有国内的知名学者,也有国外的学术大家。”
主讲管理论坛的18名教师中,经济管理学院教师12人,校内其他部门教师2人,校外2人,国外2人。院外专家学者分别为:副校长王焰新教授、财务处处长查道林教授、浙江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马庆国教授、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晓光研究员、加拿大Saskatchewan大学商学院Asit Sarkar教授、德国科隆大学Claudia Loebbecke教授。老师们的精彩授课,深受参加论坛活动师生的好评。
三、注重宣传,氛围浓厚
为让新生的管理论坛活动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学工组非常注重活动的宣传活动,采取了立体化的宣传方式,将管理论坛在学校诸多学术讲座的地位加以凸显突出。每次论坛开讲之前,学工组将提前一周在学校主页的“学术之窗”栏目上将主题予以公布,并提前四天以海报在全校发布;活动结束后,学工组还分别以简报和新闻稿件的形式,在校报、校园网、校广播台等媒体上报道相关内容。多管齐下的宣传方式,让管理论坛活动深入人心,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管理论坛举办6期之后,学工组做的一项调查统计表明,81.8%的同学是通过海报而来参加该活动的,还有45.5% 和22.7% 的同学是通过同学宣传或校广播、校园网而来的。可见,海报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但其他宣传方式也不可或缺。
四、总结经验,求新求变
在管理论坛的开展过程中,学工组不断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将活动加以改进完善。为了解同学们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在第七期管理论坛开讲之前,学工组专门制作了一份调查问卷,就现场同学的参加目的、评价、收获、建议等进行了一次广泛的调查,得到了宝贵的意见。
有的同学反映,论坛的内容过于专业,低年级的同学听起来晦涩难懂,建议老师讲课的内容更加通俗易懂。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前来参加管理论坛的同学大部分都是低年级的本科生,考虑到他们的接受能力,学工组以后邀请老师授课时,强调其所选内容将专业性和通俗性有机结合,深入浅出。有的同学反映,除了在管理论坛的讲台上看到本院老师的“熟面孔”之前,还希望能看到一些校外甚至是国外的“生面孔”。为此,学院领导和老师积极利用自身资源,邀请到外校、外国的一些专家学者前来授课,保证主讲教师队伍的多样化。还有同学反映,听了老师们的讲座之后,感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希望能有时间进一步向老师交流学习。对此,学工组要求主讲老师在一个小时的讲座结束之后,至少留20分钟的时间和同学们交流。
本学期的管理论坛活动已经结束,下学期的管理论坛仍将高昂开展。现在,学工组已将下学期管理论坛的日程安排告知了每位主讲老师。我们希望通过经济管理学院全体师生的努力,将管理论坛活动做强做精,做成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地大学术品牌
|
|